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958

新手机买了段时间了。

本来感觉好像也就用嘛,应该没什么好写的,但是前几天突然研究发现了这手机的相机的些事,突然觉得整体还是可以稍微写一下的有些东西还是抱怨一下比较好。

虽然其实没准备继续买moto的,结果还是买了moto。

唉,还是从头开始吧。

我上一个手机呢,是moto。

十几年的摩托罗拉。

moto g,和google有合作有那个什么google版本的moto g,好像是第一代。

再上一个手机,也是moto,记得好像是milestone,啊,还有键盘的时代,那个我买手机某种程度甚至也是有一点点想要有键盘的时代。

在往前,就不是安卓了也算不上智能手机,还是什么塞班什么的时代,只记得各种nokia,也记不清型号了,再往前可能就是用家里人淘汰下来的了。

或者说,可以说我功能机时代基本都是家里人给选的nokia,智能机时代就是自己选的这几个motorola了。

虽然并不是什么品牌的坚定支持者,只是刚好有些刚好而已。

以前那时候,我买手机还是基本跑去那种不好说来源的店专门买国外型号,因为那个年代很多型号不进国内,进了也阉割,或者进国内太慢了

查了下,milestone是2010年,moto g的1代是2013年。

其实当时用milestone好像本来也没多少必要换机子。

也可能是当年大家后来都在换手机换iphone,而我这milestone又因为下雨天大暴雨放裤兜里像是被水泡了开关机的按键有点问题,而刚好moto g这时候又可能太符合我的想法了。

啊,当年我的ipod shuffle好像也是那次暴雨之后好像坏了不管怎样能读数据但是就是没声音。

当然,最主要,是那时候这型号刚好要出个google的那什么商店版本。

我感觉,其实我就一直很不喜欢手机厂商的定制rom啊UI啊的。

从可能还在功能机的时候,就蛮讨厌里面那些又多余又有点花哨屁用没有的东西的。

也可能是精神洁癖,也可能是那时候年轻,爱折腾能折腾吧。

虽然没有买那什么版本,但是买回来,记得是基本是没多久就刷成google什么store版的rom了。

反正我就像是总感觉手机厂的定制UI基本都不如google的原生体验甚至是第三方的什么aosp的rom的默认UI好用。

就像现在手机什么各种搞不懂的什么手势双指三指什么甩啊切啊什么这啊那的各种你说反直觉也算不上反正就奇奇怪怪的互动。

比如说什么返回桌面,你必须得先记住有这么个什么手势才能点,而不是屏幕上直接一个按钮直接给你显示出来。

所以那什么导航,我也还是在用三按钮的。

也许哪天我适应了会自己再换这些手势什么的,但是现在偶然帮家里人弄手机,默认就总是一套很有学习成本需要强行记忆的操作逻辑就蛮让人讨厌的。

好像扯远了。

总之,其实好像前几年吧,moto被google买了,本来我还蛮开心的,也许以后可以直接买google自己的手机了。

结果moto又被卖给联想了。

就像nokia也是被卖了。

嗯。

总感觉联想在国内大众里面名声好像可不怎么好说啊。

被大众认知还是大牌子的,但是只在特定产品特定圈子名声还行的感觉。

不过,我也基本懒得关注手机圈了。

前段时间呢,是手机终于因为安卓仍旧是5.1(最后系统更新好像是15年还是16年),几个月前,是google play都已经看到新闻说是不会更新了。

大概也是因为如此有些应用也干脆不支持了比如steam,所以我才想今年一定要换手机。

然后发现呢,现在国内手机市场,已经和10多年的那个环境是完全不同了。

毕竟,某种程度墙是越来越高了。

以前那个年代,google也许还能直连呢。

偶尔帮家里人弄手机,其实也发现现在国内安卓是基本都快和国外切割了。

我呢,其实现在基本不用手机。

甚至我都没有微信好吧。

大概也是为什么我2013年的这只有1G内存的手机可以很正常的用到现在没觉得有什么必要换。

是,虽然有时候开网页都有些卡卡,但是我也并不怎么用手机看网页啊,我一天坐电脑面前至少8个小时10个小时为什么要用手机看网页?

甚至我到了想换手机,才发现大概手机没更新浏览器没更新反正肯定是什么没更新,有些网站的https证书都没有不好确定是不是真网站得对比电脑上的证书才发现其实只是没证书不是假证书。

也有考虑,是不是该用那些什么第三方的系统,总有些论坛有人在维护更新的,能从5.1变7.1也有系统证书更新。

但是也感觉,这手机性能确实有些跟不上时代了,还是别死撑着了。

虽然确定要换手机,但是其实我一直很犹豫要买个什么样的什么牌子的。

因为偶尔弄下家里人的手机,感觉这些年我家里人因为要微信要用这个什么买东西那个买东西的app,也都换了几次手机了,不管是华为还是小米,眼望着系统里面广告越来越多,就搞得我很焦虑。

虽然大多数可以关,但是总有些找不到地方关。

这次换手机,本来还考虑是不是还得搞个什么海淘才能买到相对省心点的。

结果翻着翻着,发现,现在反而是moto其实是国内国行低端手机里面几乎唯一一个没什么广告的牌子。

重点,是“低端”手机。

比较你买个3千5千甚至更贵的手机,可能没什么广告。

但是,其他牌子的一千多的大概销量最广或者甚至不到一千的手机,基本找不出来没些广告的。

取而代之的,moto的手机性价比,也可以说是非常的垃圾了。

只按性能来看和其他家的手机比,你就会觉得怎么好像性价比这么垃圾好贵啊?

当然或者你也可以说这就是智商税或者也可以叫免广告税。

虽然,也许也会有人杠,广告可以关。

但是一个个的关,关到最后,也总会有些广告不能关。

关了,也可能突然哪天升级更新或者没升级没更新都会自动又开始冒出来。

moto的手机现在的卖点,可能除了对我来说毫无意义的什么应用分身,大概就是没广告了。

哦,也许还有就是坚持做LCD屏幕,而不是现在大多手机的OLED屏吧。

只能说,也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吧。

我对LCD和OLED倒是无所谓,虽然其实还是有点偏向LCD的。

当然,你要是显示效果,什么更黑的黑啊,什么亮度啊,什么响应速度啊那肯定OLED更好吧。

但是我手机只是拿来接个电话看个短信,平均每天亮屏时间可能连10分钟或者甚至连5分钟都没有,就算OLED没有烧屏这个事,我也肯定还是选LCD啊。

当前,前提还是有得选的话。

所以,现在竟然又是moto刚好适合我的需求了。

缘分啊也许?

最近呢,就是终于看着价格,入了moto g55,国行。

国行的价格比国外的版本便宜一点,但是其实砍了NFC。

也许其实还砍了更多但是也懒得细细对比感觉也没有研究的意义。

moto好像基本是国内所有型号都是砍了NFC,国外版就算更便宜的机型基本都有NFC,但是国内的就基本全部都没有NFC。

可能还是基于使用率觉得国内基本没人用还不如砍掉吧。

当然其实我也没那么在意NFC。

但是,用着用着,就还是发现了一些不爽的事情。

嗯。

首先呢,到手时候,后侧的单边突起的摄像头,放在桌子上没办法平整这个,其实买之前就预估到了。

也不是很在乎。

虽然,我觉得它这突起要是能不是在一侧而是在正中间就好了。

但是,看这几年都是这设计,大概就算在等几年也还是这样吧。

手机盒子里面还有个胶套子。

诶,不错哦,也许套上背面就可以平整了……

草泥马!这设计师他妈是弱智吗?

这套子和后壳形状是一样的,胶套在摄像头部分也一起突起,加上胶套之后,摄像头那里仍旧是凸起来的。

就是要给你突一块起来是吧?

然后,就是屏幕上贴着个膜。

嘿嘿,默认贴膜,也省得消费者自己买膜是吧。

但是,你这膜质量也太他妈差了吧?

我买回来大多时候放桌上,上面落点灰,擦擦两三天就发现这膜上面都是划痕了。

嗯。

然后,感觉缺少一个独立于屏幕的单独指示灯,不过几年之前家里人换手机就好像已经都没有这个灯了,大概也是什么惯例了吧。

moto手机确实没什么广告。

或者说,其实就是moto的手机系统基本还是个半成品,也许其实是想加的,但是连自定义系统的UI有时候都像是还没搞完,根本就没多少功夫给你往里面塞广告呢。

各种东西,感觉体验就还蛮原生蛮aosp的。

但是感觉也不是故意设计模仿原生,而是大概率只是根本就没想要做点什么,就直接躺平躺着了。

少做少错,省心省力省钱,成本比别人低了卖价一样就是赚到了嘛。

就像是能用AOSP的设计就用原有的设计,国内版大概也是copy下,然后剥离出google框架让国内也能正常用的感觉吧也许。

我的旧手机,其实也没什么要迁移的,大概也就联系人而已。

有个什么迁移专用app,但是再一看,必须要安卓8.0。

呵呵。

旧手机是5.1耶,用不了耶。

然后嘛,就像之前查的一样,打开google框架,然后拷个play市场apk安装,或者联想的市场下个play市场回来。

弄好梯子再在play市场里面下google的“通讯录”app,就能自动同步过来了。

我从旧手机拷过去的市场可以装,可以打开,可以登录,但是之后就崩了,还是在联想市场更新了才正常。

其他还有些一起虽然没必要但是当备份拷过来的apk也点了试试有些能装有些直接不能装的,大概就是cpu虽然都是arm但是还是可能那个叫架构还是内核还是什么的不同所以不兼容吧。

说起来,moto这手机和我旧手机一样,能直接usb接电脑就能传文件我觉得就很好。

之前家里人华为小米他妈就不知道什么病,非要安装什么狗屁东西才让传文件,结果家里人就都是干脆直接拿微信来转文件……

哦对,其实装play之前,就删了一大堆垃圾app。

输入法浏览器什么的都删了,换回习惯的gboard和chrome虽然其实也不怎么用得着。

然后,翻app的过程中呢,就是发现这moto的手机的很多app呢,就和我之前手机刷的google的官方商店版的rom里面的很像。

大概,就是很原生。

特别是时钟啊,计算器啊,笔记啊的,就和play市场的几乎一模一样但是明显能看出来是抄过来但是又砍了很多是个简化版本。

但是,怪的,是这个闹钟的设置。

不知道为什么,振动,是不能分开每个闹钟设置的,闹钟的振动设置是一个整的,要么所有闹钟都振动,要么所有闹钟都不振动。

而对我来说,我想要和以前一样,三个闹钟,一个是纯声音,一个是纯振动,一个是没有声音也没有振动只是屏幕亮。

找不到办法,我就只好又下了play市场的google的闹钟。

然后是可以这样设置了,却用了几天,有发现有时候闹钟会不响……

发现闹钟不能清后台,如果把闹钟从后台清了,到时间手机不会有任何反应,直到我主动点亮屏幕解锁手机,才会有一个闹钟在运行的通知,然后点进这时钟app才会响……

问题在哪?

尝试各种权限什么后台设置,最后发现,其实是“自启动权限”,只要给这个权限就一切正常了。

而明明权限记录里面一堆读取音频(闹铃文件),甚至有出厂默认浏览器尝试自启动被拒绝的记录,却甚至没有这个时钟app自启动被拒绝或者怎样的记录。

说到这个权限,我又想骂一下moto或者lenovo了,他妈你各种权限设置能全部给我放一起吗?

你设置里面的东西能他妈给我整理得稍微有逻辑一点而不是东一点西一点吗?

好,闹钟问题解决,下一个要抱怨的是相机。

以前,偶尔看朋友或者家里人手机拍的照片,偶尔放大之后,总觉得画面有一种很油腻的像是什么PS还是什么的涂抹还是液化的效果。

一直以为是什么相机AI类似美颜功能搞出来的。

但是自己这换了手机,才发现,好像不是。

毕竟我家里人手机照东西,也不会开美颜嘛。

首先,是我发现,我这手机相机除掉什么AI增强啊什么各种情景啊什么修图啊的,里面还有个“自动HDR”的选项。

然后,触发了这个东西后,照片的文件名就会有HDR的字样。

我试着拍了几个触发了这个东西的,又关了这个选项拍。

发现,这HDR就很不HDR,亮度上可能确实是有差异,但是细节上丢失得他妈一塌糊涂……

同一个角度拍的,有HDR字样的文件大小只有没有HDR的文件的一半大小,各种迹象给我的感觉只能说我的结论是这他妈就只是个叫做HDR的自动触发的垃圾对比度滤镜而已。

然后。

然后我发现,这个选项,并不会被记住或者说保留。

每次我只要清了相机app后台,再点进去,这个选项必定默认自动打开……

真是他妈弱智啊。

就像是强制美颜一样,强制对比度滤镜。

于是,我就摸到了专业模式,想说专业模式是不是就不会有这个滤镜了。

专业模式还能保存RAW呢(其实是dng格式)。

试了一下,哇,果然这个专业模式完全不会触发这个“自动HDR”的狗屎滤镜,这样我只要默认记住上次使用模式直接用专业模式拍就不会要每次记得关这个设置被这狗屎滤镜喂屎了。

但是,继续看设置就又发现一个问题。

这分辨率不能设置了。

这相机app的设置里面,是有个分辨率设置。

有“标准:建议”和“高”两个选项。

而我之前开始拍之前就先过了一遍设置,已经第一时间就下意识的调成高了。

然而,专业模式确实锁定到了标准不能改。

现在再一细看,为什么会“建议”是标准而不是高呢?

有多拍了几张试了一下。

用后摄,高是6120x8160,标准是3060x4080。

后摄说是50MP,也就是应该是“高”的分辨率。

但是,但是专业模式只能用“标准”。

理论上,我选择“高”的时候,拍出来照片分辨率是50MP或者说5000万像素。

而如果我选“标准:建议”的话,那其实最多也就是12.5MP,1250万像素。

而专业模式,却强制只能1250万像素?

为什么?

我有尝试拍了各种不同模式和设置的照片,拷到电脑上,放大仔细研究了。

卡在桌子上同样位置同样角度的拍出来的同样的东西,放大到100%。

然后继续把分辨率低的拉到200%,保持大小一致,然后继续同步的放大。

啊,我终于知道过去为什么我会觉得有些照片有涂抹感了。

因为我以为只是缩放到100%的时候,其实是已经是缩放到了200%。

对比两者完全可以说是完全没有任何细节的提升或者甚至可以说细节更糊了。

呵呵。

我看你这这5000万像素的照片,其实就是1250万像素的内容给你弄点什么算法插值之类给你强行拉到5000万像素然后再弄个滤镜给平滑一下而已吧!

也就是,所谓的“高”,就是保存的时候同样的数据给你拉大了分辨率保存而已,文件更大了,但是有效的信息量其实毫无提升甚至因为搞平滑还损失了一丁点。

嗯,对我这种讨厌各种滤镜的人,以后也就直接默认用专业模式了吧。

而且看着这专业模式的变焦设置,我突然开始怀疑,现在这些手机,就算是廉价便宜手机也几个镜头的,各个吹得说什么比相机还要牛逼,但是其实只是几个固定的定焦镜头,并没有光学变焦,纯数字变焦。

或者说,如果真是光学变焦的那些个贵手机,也他妈肯定在广告里面早他妈大字写出来了不是了?

没写就肯定是没有。

哦对,研究专业模式时,还发现其实搞不好连这变焦都是假的。

以前我手机,对焦的时候,偶尔会咔咔响。

现在手机,对焦的时候毫无声音,先以为也许是技术进步了,解决了移动件的噪音问题。

但是我现在觉得,其实也许也是改变了方法,从物理的光学方法变成程序的数字方法了。

其实也很合理嘛,一切都是为了降低成本,能用可以copy的软件解决的问题,为什么要用实际要花成本还可能会坏的更贵更复杂的物理实体呢?

反正也没人在乎,对大多数人,反正只要最后出来的照片看起来好看就行了嘛,

唉,现在这世界啊。

不光吃的喝的是科技与狠活。

这手机的相机,其实也是科技与狠活。

你以为只是开什么AI开美颜才是科技与狠活,但是其实就连像素分辨率和变焦都是这样的呢。

你以为你现在买的东西,和10年前差不多的价钱买的新东西比过去差不多的价格的东西买到的东西好了不知道多少倍,但是其实可能物理上的东西并没有那么大的提升,主要提升都是程序上软件上代码上算法上的东西呢。

就像那什么拍月亮。

反正用户只想要看起来好看又清晰的月亮,真把高倍望远镜和相机塞手机里那技术难度有多高你不知道吗?那不如你直接用软件给他画上一个清晰的月亮不就好了吗?

有时候啊,就怀疑这国内或者全世界的市场现在都不怎么健康,一个东西没什么噱头就很难卖出去的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