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星期一

960

刚早上继续玩F1游戏的时候,发生了一点点戏剧化的游戏内容。

嗯,因为之前这个生涯模式已经玩了一个赛季,已经是第二个赛季了还换了队,决定还是给自己稍微上一丁丁点的强度。

上个星期玩的时候第一个赛季呢,基本就是带着刹车防抱死和油门的牵引力控制从头玩到尾的。

中途其实有想尝试关掉这两个辅助,但是发现很难适应。

第一赛季打完之后,休息了几天去玩了steam秋促买的其它游戏。

嗯,两个都可以算是独立游戏的游戏。

《遗忘之城》呢,还很不错,虽然在地图上跑或者跳的时候总是被有些莫名其妙的什么树枝啊石头啊地上的缝啊卡住,还有在拿到特定物品之前让人摸不着头有金色蝴蝶的水面和有金色蝴蝶还可以交互然后告诉你这藤蔓也许能爬但是其实在没有哪个东西之前不能爬。

基本一次性打完,故事也还蛮完整。

虽然我不是蛮喜欢结局部分。

或者准确的说,是进入结局的方法的部分。

不管是进123结局的方法,还是4结局的嘴炮部分。

我其实4结局是嘴炮过了的,但是看完结局之后出于好奇还是试了一下另一个方式,感觉就有点糙,就像是给嘴炮失败了又不想再对话的玩家用的直接通关的选项。

但是整体来说,游戏是真的还不错。

而另一个游戏《超阈值空间》本来是还期待的,结果却总感觉有些对不上电波。

初始的感觉很像是阀门的portal,但是你说这游戏是解谜吧,但是其实基本没什么好解的,感觉更像是看一个气氛,就只是单纯找有什么东西可以互动,并不需要什么脑子。

而且互动还很折磨,想要放大想要缩小到一个你需要的大小,过程都还蛮折磨的。

最让人烦躁的其实我觉得是视角或者也许是FOV。

70度的FOV,为什么经常东西在视野中心和稍微靠边,就能看出东西会有明显变形?

感觉就是整个游戏的镜头上套了一个让人很不舒服的类似鱼眼镜头的东西。

让人头晕。

然后配上狗屎交互,我知道那里有条路,我也知道我可以缩放东西堆跳路过去,但是他妈要调整东西的位置大小让我能过去,这个过程真的是折磨。

难度不是再思考或者观察上,而在操作上。

我看到了一个可能是游戏里面收集物的蓝图,然后我知道要用场景里面唯一的这个不平整的东西放大然后站上去垫脚才能跳过去。

然后就卡不断放大缩小这个东西上面可能十几分钟。

折磨呀。

而且故事很不对我电波。

或者说,气氛对我来说不足,很多时候太过于滑稽。

解谜不像解谜,更像“你猜猜看我这关是个什么机制?”“你猜这个机制的细节是怎样的?”

剧情是一个梦,有一点点心理学的噱头,但是对我来说就真的是个噱头,没有什么内容。

总之,打了大概也许是2、3关之后,就忍不住查了下想知道有多长。

有10关,每关都有各种奇怪的收集。

可惜电波对不上。

又打了几关之后,然后就发现好像没什么新内容了,开始渲染恐怖气氛。

而我,一点都没感觉……

电波更对不上了。

最后几关,是看着就觉得有隐藏,但是也有些懒得去找了,早点通了早点结束吧,这狗屎镜头让我很不舒服,头晕甚至还有丁点想吐。

草草打完,虽然知道其实还有很多隐藏什么的但是也懒得找了。

啊,说远了,说回F1游戏吧。

总之,秋促只买了两个肯定不会很长的偏独立游戏。

我感觉我现在有些怕游戏太长。

怕游戏长得永远打不完。

现在很多游戏,就故意是给你拉长,到处塞些什么收集,或者什么据点啊的,词条啊概率掉落啊,反正总要弄点能刷的东西,恨不得玩家一辈子玩自己游戏不要换。

当然,玩家虽然并不会真玩一辈子,但是可能就被迫又耗了很长时间,事后却又感觉一点都不快乐。

唉,又扯远了,其实F1游戏也是这样。

第一个赛季没有转会和研发,第二个赛季还能给研发系统上词条,也许第三个赛季还有什么解锁呢。

啊我从F2开始的,其实已经能算第三个赛季了。

不过,这些年货游戏我反正肯定也是几年一次,而且还要等快结束打折到接近最低价的时候才买一次。

但是,感觉那些一看就感觉就上百个小时其他类型的游戏,不管是3A还是独立,还是什么普普通通的游戏,就有些不敢买。

感觉自己可能没有时间玩。

或者说准确点,玩过了最核心的内容,没有时间肝相对次要的内容。

就拿怪猎来举个例子吧。

最快餐的玩法,当然就是找个什么攻略,除掉主线任务就照着攻略做装备打特定怪,多一只都不打,然后打完主线,解禁就可以删了。

也许几十个小时吧。

而如果说认真玩战斗系统,那就是练自己常用武器,刷各种怪,一两百个小时起,上千小时也很简单很正常。

或者,也许有些人真喜欢“探索”,喜欢看大怪之间地盘争夺,那可能也是几百个小时吧也许我不是很懂。

总之,就是觉得一个游戏有意思,有内容,就可能一直玩下去。

但是,对我来说,很多游戏是系统还有意思,但是,却也很折磨。

比如说,刷珠子……

其实都是打怪,但是如果你怪猎是想着我只是想刷珠子,以刷珠子为目的打怪,那就会很折磨,很痛苦。

还好我之前MHW突然悟到了这点,我才能继续玩下去。

于是我把目标转换了,首要目标是练怪,是打得稳打得快,和自己比,次要目标是大小金冠,看着差不多偏大偏小就去打,珠子完全随缘。

其实也还是有些折磨,但是只要带着练怪的主要目的,就算不是金冠,也不算毫无收获不是?

唉唉唉。

越说越远。

今天玩F1游戏,我也是想着要关掉辅助,先跑上几十圈,练!

关掉了防抱死,开一个新生涯档,没压力的,硬练。

胎磨损了就重来重开练习赛。

还真的有用,练着练着,就发现这没有防抱死,刹车也没那么难,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几十圈吧,就和开着防抱死的圈速差不到1s了。

不错不错。

然后就决定继续玩之前到第二个F1赛季的生涯档了。

降低了一丁丁点难度,以防自己拿不到第一。

然后遵循几天之前的想法,想要玩玩进站换胎,比赛长度选了“完整”。

主要感觉短的1/4和中和长的1/3和1/2的换胎策略好像都有点太容易就最优解了,所以才决定还是跑全程吧。

然后三节练习,又不知不觉的跑了几十圈。

最后想感受轮胎磨损到底什么差异,个红胎开着开着,70%多竟然爆胎了,还好是连续赛,就这么爆胎着进站,然后动画还给爆胎的轮子包毯子……

三节练习之后一看,呵我各种胎跑的飞行圈加起来刚好和正赛圈数一样都是57圈呀。

进站策略呢,有点贪,突然就又觉得我其实可以一停呀。

当然,之后实际体验了下,确实可以一停,我轮胎管理虽然不怎么行,轮胎最后会有点挣扎,但是确实是可以一停的。

然而,不出意外的还是出意外了,不是轮胎,确是燃油。

油不够我跑完!

虽然策略界面什么白胎1分34,什么红胎1分32什么的什么的,虽然策略界面58.1圈的油什么的。

但是现在我真的跑了一整个比赛57圈跑了56圈半左右没油了。

我觉得我可以说,这策略界面的“预测”,他妈就是坑人的。

我的水平,红胎加上满电全用的最快圈速,就就1分32多。

但是这比赛策略界面,新红胎像是给你算的1分30多,然后平均圈速给你算1分32多,最后总时间88分多……

他妈平均圈速比我最快圈速还快零点几,明显就不是用玩家的数据算出来的。

八成就是直接拿职业选手的数据显示给你。

所以那个轮胎圈数和燃油的预估,大概也是一样,不是以玩家的过去数据为基准的预测,而是以某个职业选手或者玩家的标准来预估的。

其实中途十几二十圈的时候,就有提示我油可能不够了,要我节约燃油。

但是我他妈节不住啊,我尝试省了,但是我一省后面AI和我就近了再近就可能会要超了我呀,我还是红白一停轮胎劣势呢。

当然说到底,也就还是我菜,自己轮胎的磨损管不住,燃油的消耗也管不住,靠降AI难度来赢得虚假的胜利。

唉,显示燃油是-2.49吧我记得。

但是其实到最后56圈半多才没油了。

低燃油模式被后面几个车超过之后。

只能叹口气。

就当是又练了56啊不55圈好了。

等我写完这些牢骚之后,就这次多带个几圈油,再来战一次吧。

不过,又感觉有点困了。

唉,最近作息又乱的一塌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