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8日星期一

980

这几天就感觉有点睡不好。

也不知道怎么说好,反正就老醒。

有心事?

鬼知道啊。

反正每天白天都有点烦躁。

都没什么情绪去玩玩游戏的感觉。

当然,手头游戏玩起来也都有些累了。

新游戏呢,又总觉得不值。

而且,最近比较火的游戏,感觉都很不对我的喜好。

或者说,更像是刚好都是我不喜欢的东西。

比如什么回合制但是又QTE以按得准确性来判定结果什么的。

回合制其实我不在乎,但是我很讨厌按QTE。

基本那种所谓冒险游戏从头到尾可能没几次也就剧情里面按按就算了,但是如果你一个游戏就是拿QTE做核心游戏元素,我感觉我90%试都不想试。

然后大概就是肉鸽。

游戏有随机性我能接受,但是当游戏的随机性成为了游戏的主体,那玩起来运气不好,就会变得很折磨。

我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只在不断重试重开你这一个游戏呀。

特别是,很多肉鸽游戏,除掉随机性之后,其实并没有游戏深度,深度完全来自于你抽不到那些东西基本没办法天胡开局。

或者说,我过去玩过的肉鸽游戏,总感觉赌的成分太过了,有人选对了就像赌赢了会觉得爽,但是我是反过来只会在抽到垃圾的时候觉得这游戏在浪费我的时间。

或者,做个比喻,就像PVP,比如dota,假设你队友和对手,也故意像肉鸽一样给你加大随机性,每场都是可能分比你高很多或者低很多的人,打法倾向也不尽相同,于是你的游戏体验也都是每场都大不相同,那这是不是不也可以算是一种肉鸽吗?

虽然其实现在很多PVP游戏的天梯系统总有捕鱼买号的也差不多,但是如果系统故意瞎逼搞不给你实力相近的队友和对手,真的有人能一直玩下去吗?

下一个,我可能不喜欢的东西,就是打牌了。

很不喜欢游戏以卡牌的形式展现,很不喜欢抽卡。

其实你要说,很多游戏的机制,底层的逻辑,其实就是卡牌,抽几张牌,打几张牌。

但是对我来说,我喜欢游戏能把这个打牌的机制隐藏起来。

只是单纯的直接展示打牌,然后在加上别的什么元素,玩起来我就会真变成打牌,完全没有代入感。

当然,这个其实也只是我个人的偏好。

比如,就像解谜游戏吧。

解谜游戏,比如说那个见证者吧,the witness。

把这个游戏去掉剧情画面,直接变成过关模式,一题一题一关一关的没有其他多余的东西,又有多少人会去玩这个游戏呢?

有时候,游戏的包装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代入感,体验感,我感觉我可能就是比较在乎这个。

如果还要说,我比喜欢的题材,大概就是打僵尸了。

或者说,准确点,应该是单个敌人质量很差但是数量很多很多的这种战斗。

玩起来会觉得心累。

而且这种游戏,大概制作者也觉得深度有点不够容易腻,所以还会在上面叠一些别的东西。

比如,还是我很不喜欢的评价系统。

ABC,金银铜。

S、SS、SSS。

我总觉得,游戏,特别是单机游戏,就不该存在评价这个东西。

也许没搞懂什么稍稍有点卡关,努力一番,过了,然后评价狗屎,就会感觉像是被人喷,你他妈会玩我的游戏吗?

或者另一关轻松碾压,随便过了,然后评价高那还好,如果评价仍旧狗屎,怕不是就要怀疑这游戏到底什么奇怪设计啊?

或者说,评价不应该是个很难打的东西,而应该是即使最高级的评价,也应该是绝大多数玩家稍微努力一下也能完成的程度。

现在不是过去那个年代了。

不是十几年前二十年前甚至更早的时候了。

当然,如果你游戏确实有那个深度,你希望玩家能够继续深入研究练习,也可以在难度上在叠加一个积分。

比如,你过了1000分,那就是S评价,但是你可以继续冲击更高的分,比如1500分,2000分,甚至1万分,虽然还是S评价,但是玩家可以录像可以截图,仍旧可以发在网上互相内卷比较不是?

其实,评价系统,有时候感觉就是过去时代的赛季通行证。

一个让玩家有继续玩下去的理由的东西。

而我觉得,我既不喜欢打通行证也不喜欢打评价。

两个都是我讨厌的东西。

但是,至少通行证难度一定很低只是要更多时间肝而已,而且奖励通常也不重要可以直接不打也行。

而关于评价,很多老屁股风格的游戏又喜欢把一些东西做成评价奖励……

甚至是直接什么真结局之类……

我还是觉得,游戏,不该是去用一些收集物啊剧情啊的,胁迫玩家一直玩自己的游戏。

你单机游戏,模式又不是时长付费,做了东西,但是又非要藏一些或者卡一些东西不给玩家,到底是图什么呢?

你说你要就是目标是做给XGP的游戏,这种赚钱可能和什么游戏时长相关的我还能理解一下。

但是,你这买断制,游戏时长也就不到10个小时,然后剩下搞个评价希望玩家打个几十上百个小时但是也基本没人会打呀。

难不成就是真只是单纯觉得自己游戏很有深度很耐玩吗?